在坛子里和香尘玩的一个,灵感来自夜读的(小园几许,尽收春光),蝶衣晒粉—蝶衣上抖落的一抹尘———明显就是香尘。[微笑]
春困 作者:冰棱儿
春光明媚,气候回暖
谁一度的昏迷,被雷惊醒
蹒跚而行,耳畔依然
一遍一遍
老和尚在悟空身边,不断地经
惊蛰之后,想念起所有唏动的小蛰虫
春情弥漫,我的骨
却越发的疏松,蝗虫的毒
经不起书眉案头那一盏的小桃红
调杯三羹,
却不着急着饮用
点一树花枝坐下来等
远来的蛱蝶衣,抖落她一抹尘
樱花题
三月,不谈
爱情,不聊相逢
那万种的风情,从这一枝丫
到那一枝丫,别上发
别上姑娘的脸颊
相约如期吧
三千里就三千里加急
不用车马劳顿,不用风行万里
只借一枚柳树的茵
便可喧然入题
英姿一树一树地开
素衣罗裙,站在树下
美,就驻足在这一场雪里
倒春寒
又是一场倒春寒,
我手中的碧螺春依然
有着峨眉雪的温度,
初五的那个小庙祝,是否
还在注视我
又一次出门,无需再把行李填满
厚重的老茧,把蛰伏的脚步
熨烫,一遍一遍
晾一晾羊毛衣衫
我旧日的屋檐
却开出玉兰花的鲜艳
看见满天的紫燕
——亲爱的,那一扇胭脂面
……
问春
思度再三,我把药捻嵌入
旧日的楼盘 ,机器轰鸣
眼前繁荣不断
旌旗招展,我久已未泯的茶色沉淀
让时光倒转,雪花仍在烂漫
旧时的窗沿,五彩缤纷
重现
爱,你在何处凌乱……
放月
——给霜月
其实,生活很容易
对于你,对于这个月夜
风儿摇曳的树影
都如此贴切
马儿呢,要放归山野
我一遍一遍读着星子,她
婉约的诗句
带有的,尽是野菊花的香气
容颜如何老去,一年一年
浅浅的竹篮里,满含冬孕的喜悦
唇齿间的秘密
是有人,是有人
愿意陪你
终生携手的不离不弃
附:
乱炖的春困——读香尘和冰棱儿《春困》有感
作者:容柒柒
刚刚在锅里炖上啤酒老鸭,又给自己煮了一壶老茶,便过来读香尘的《春困》。令我惊喜的是冰棱儿这丫头也和了一首。读罢,沉思良久,喟然一叹:年轻,真是好啊。岁月啊,你是饲养员还是杀猪刀?我是一个在传统和叛逆之间矛盾行走的人,就说那锅啤酒炖鸭,本是红烧,我却加了萝卜块。那壶老茶,我加了一捏金银花,几朵茉莉。这都是没有根据的做法,我这么做,只是因为我认为我需要。
有人说,字如其人。这话不错。人,在这里就包括了心境,修养,学识,这些从你的文字中就能折射出来,当然,同样能被折射的还有你我都最不愿暴露的年龄。当然,有人会说,这不绝对。确实,这世上哪有绝对的事情,我只是就客观而言,我的理解而言(一家之言,请勿拍砖)。
我一直觉得香尘是个大家闺秀,坐立行走间都是一本书,一本线装书。我们只需安静的角落打开她,竖着慢慢地读,书香,墨香一点一点从岁月的深处氤氲而出。最初我读到的是她的散文,每一篇都要一读再读,爱不释手。想自己怎么就写不出这么散发着香气的文章呢,每次都有剁爪的冲动。她的
诗歌相对不多,散文高手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三味深浸,这在她的
诗歌里也不难看出,多多少少都有散文
的痕迹,却又不脱离诗歌的范畴,这就是她的功底了,羡慕不来的。
这首诗,一开篇,就点出了几个主要的意象:春天,花瓶,新茶,闲话。那么咱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意象。她说:“春天了”。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点题。然后说:需要一个花瓶。花瓶用来做什么呢?装饰春天啊,把春天的花朵装进屋子,她和她的期待就可以在屋子里继续,泡壶新茶,说说闲话。这是多么温馨
安适的一幅画,谁不想进去呢?我想我是极愿意的。
如果顺着这幅画带给我们的氛围继续下去,是顺理成章的,是我们乐见的。可是,
这个握着一杯茶的女子,却微微侧身,向着窗外,蹙着眉头和我们说:
可事情总是这样,越到后来,就越寂寞
光阴的河流冲走着语言和体温,还有
头发的黑色。而我也开始像所有老去的人一样
犯着春困,辜负春光也辜负自己
你读懂了吗?读懂这些句子里的无奈,悲凉,感慨了吗?我读到这儿就觉得窗外的阳光一下子暗淡了许多,摸摸额头,美人尖里有掩不住的几根白发,这是岁月爬过的痕迹,这是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真的开始老了,年轻成为了青春的记忆。这么敲着键盘,我的眼窝浅了,我只能仰着头,努力的咽下海水的咸度。
可是,香尘给我的感慨却不止这些,她的笔锋一转,她在上一节的情绪之余,她还在期待:
我只是等着,有一只想象中的手
轻轻地,轻轻地叩响,门外的门环
亲爱的,我有花瓶,还有新茶
你看到这儿,你会不会泪中带笑呢。只要你曾被上一节感动,那么这一节必然会触动你的感官,让你忍不住想象你是那个扣响门环的人,你怀抱着春天,来阅读一本书。
现在来说冰棱儿的这一首和。其实准确来说这不属于和,属于同题。对冰棱儿我不是太熟悉,她在微信上发了很多的鱼,也读到她写的一首别的同题,给我的直觉这是一个灵气逼人的小丫头,一个热爱生活的精灵一般的女子。她的诗歌和香尘完全就是两种风格,如果说香尘还带了散文的韵味,冰棱儿的就纯粹了些,空间和留白相对富余了许多。
如果说香尘是深闺春困,冰棱儿就是行走江湖的午歇。她的春困是因为见到一个深闺女子的喟叹,于是她也想让自己优雅的困那么一次,于是,在惊蛰这一天她让那个取经的和尚念了一段经,试图让自己在生机盎然的春日也昏昏欲睡。可惜,她是跳跃的精灵,即便松散了骨头,她还念着昨年的蝗虫,案头的小桃红。这两个意象跨度很大,我乍一读,很有咫尺天涯的感觉。整首诗的意象就很丰富,相对张力就好。她在意象之间自由的转换,很顺畅。诗歌的末尾,她调三杯小桃红,她也在等,“点一树花枝坐下来等远来的蛱蝶衣,抖落她一抹尘”她的等就轻快了,是不是有渭城曲的感觉呢?这就是年轻,这就是岁月给予年轻的财富,很多年之后,等她到了我和香尘这个年纪(这话说得好像我俩多老似得),再读自己这首诗,也会感慨,年轻真好!
我之所以想着评说一下这两首诗歌,不是说它们有多好,而是因为它们都打动了我,诗歌的好与不好,没有严格的界限,我认为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好的。现代诗是自由的,每一个写诗的人用一颗自由的心来写;每一个读诗的人用一颗自由的心来读,在无数的诗歌当中碰到一首能打动你的,能引起你的共鸣的,那么对你来说这就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别人认为再好的诗歌你读不懂,或者说你读着索然无味,那也不算一首好诗,当然这也是相对于你而言。
现在是午后一点半,儿子上学走了,小嫚儿蜷在我的腿上睡着了。我的头开始昏昏然,习惯了午睡的我,也开始犯春困了。那么我该不该梦里去和香尘讨一杯新茶来喝,该不该在桃树枝头,饮一杯小桃红呢。
附录:
春困
春天了,她们说首先要有一个花瓶
插上桃红柳绿,或是一枝梨花白
再饮杯新茶,一起说说闲话
可事情总是这样,越到后来,就越寂寞
光阴的河流冲走着语言和体温,还有
头发的黑色。而我也开始像所有老去的人一样
犯着春困,辜负春光也辜负自己
昏昏欲睡,我知道我是清醒的
我只是等着,有一只想象中的手
轻轻地,轻轻地叩响,门外的门环
亲爱的,我有花瓶,还有新茶
香尘
2016.3.6午后
春困
作者:冰棱儿
春光明媚,气候回暖
谁一度的昏迷,被雷惊醒
蹒跚而行,耳畔依然
一遍一遍
老和尚在悟空身边,不断地经
惊蛰之后,想念起所有唏动的小蛰虫
春情弥漫,我的骨
却越发的疏松,蝗虫的毒
经不起书眉案头那一盏的小桃红
调杯三羹,
却不着急着饮用
点一树花枝坐下来等
远来的蛱蝶衣,抖落她一抹尘
作者简介:冰棱儿,天津人。业余写作多年,偶有作品发表。相信文字的力量,一切还只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