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梅绍静曾在延安地区插队,这首诗是写她当时的知青生活。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女孩,来到农村,感到的“日子”就是如此,除了艰苦,就是平凡。每天接触的事物,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夜晚只有“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雨天杨木门轴吱吱响着,如重复转动的“梦境”,而在烈日下,只见山塬上“背麦人的剪影”。这种感受如嘴里含着“止渴的青杏”般酸涩,如密密树荫“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而且这种艰苦和单调没有尽头,这就是知青生活的全部感受。
应当说这种对“日子”的感受,写得很平静,其实心灵的反应是很强烈的,这也只有外来者的知青才会去注意到这里的“日子”原来只是如此。而本来就祖辈劳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呢?他们早忘了艰苦和平凡,在他们的心目中“日子”就应当是这样过的,因为他们没有比较,也就没有向往。在这里诗人诉说自己的感受,更是对农民这种生存状态的悲情表达。这种发现也就成为了诗的发现了。诗人从自我出发,而关注的则是广大农民,使这首诗也就具有了社会现实意义,会引发我们许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