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赏析 > 新诗赏析

张枣《镜中》解读

2016-11-18沈寒秋网络9906
内容摘要:张枣《镜中》解读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是一首典型的由内向外延伸的诗歌。要正确的解读这首诗歌,就要寻找一些作者的生活细节。
  首先,我们要从全局上把握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张枣是一九六二年生于湖南长沙。一九七八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一九八三考入四川外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讨生。《镜中》的写作时间是1984年。当时张枣正在四川读英美文学的硕士。诗歌中将不可避免的受到英美文学(几乎可以确定是文艺复兴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诗歌的深刻影响。镜中这个含义是比较独特的,似乎是不可解的。但是我很快就想到了英语言文学中非常著名的一种诗歌体例——独幕诗剧。这些诗歌多数由一些当时的绘画或者意识衍生出来的内心独白。当时的诗人、画家、雕塑家与其说拥有独立的创作热情,不如说他们是隶属于资助他们的贵族的阵营,为贵族(甚至是国王)服务的特殊工匠。这一类诗歌多少受到当时的政治状况和贵族家庭斗争的影响。而诗歌作品也因此抱有显然的政治色彩(这个线放在一旁,后面会做说明)。张枣的这首诗歌显然借鉴了这种内心独白的体例,由内向外的舒展,或者说是爆破,成为了主要的思考方式。
  第二,张枣是著名的“西学东渐”的诗人。他骨子里很传统,很东方,很中国。这种中国人的思维和西方哲学结合的点,在现代诗歌中是非常少见的,几乎是大多数诗人所无法把握的。前面我们知道了,这首所受的影响之一是要表达一种内心的独白,甚至是关乎当时政治的内心独白。那么中国式的思维又在哪呢?
  这就要详细的解读“镜子”这个词语的含义。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张枣是在以镜言志,以明得失。关于“镜中”这个标题,大约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面是自身的感受,此为内在,是小我;另一面是历史,是国家兴衰,是胸怀大志。是大我。
  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呢?难道诗人写了诗就一定要赋予特殊的含义,而不能是单纯的小我吗?
  为了彻底地寻找《镜中》的写作原因,我找到了柏桦先生收藏的这首诗初稿的照片,从这份信笺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诗歌的第二局并没有“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而是“比如看见比雪片更遥远的眼睛”,后来这句话改成了“比如看见雪片”,可以确信,当时下雪了。诗人在面对南山的雪的时候,想到了一些危险的事情(在这时,张枣显然还没有想起那株松木的梯子)——比如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是一个很有讲究的说法。河的另一岸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对岸?河又是哪条河?是否是确指?

  可以相信的是,张枣绝对不会忽视河的对岸和另一岸的细微区别。这是重要的。一个文学硕士不可能混淆这个区别。在诗人看来,对岸就是对岸,是一个普通名词。而另一岸是明确的含义,而且是唯一的含义。河的另一岸究竟是什么?

  在1984年,中国文化尚处于非常封闭和封锁的时期。很多优秀的诗人都进行了文化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反思。联系到后面“危险的事”这种说法,“游泳”到“河的另一岸”和“比雪片更遥远的眼镜”都代表了这种显然的反思,和对当时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危险”的认识。这种危险在当时更多的诗歌里被呈现过,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比如九个太阳,比如死亡,比如冬天的荒芜的麦田。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诗人的紧迫感和压迫感,以及对自由的寻找和向往——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

  张枣显然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并将诗里“比如看见比雪片更遥远的眼镜”简化成“比如看见雪片”,但是这个修改破坏了诗句原有的含义,并无法呈现那种冲击。而且,这种游泳过河的目标也比较浅,虽然很主动,但是缺乏关注感和大局观。所以在下雪的时候,在梅花落下的时候,那种落寞袭来的时候,诗人心中满怀痛苦的时候,冬天还在,春天尚远,这大雪又将掩盖很多追悔莫及,又将拖住春天的步伐。“只要想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是一种多么无奈多么凄凉的情绪啊。有那么多苦难是说不出的,只是梅花落了下来——当然这一句里也是包含着典故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既然诗人已经进入的大我,进入了那种大局观。那么游泳过河的就不再是张枣,而是被赋予生命的被唤醒的被幻的想“她”——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这和踩着一株松树,在大雪中踩着一株松树,向树顶攀登,是同样的危险的——但是美丽。这是多好的愿望啊。看着这一切,让希望有了承载,虽然危险,虽然依旧困惑,依旧痛苦,但那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可是在诗人看来,这一切却都不如“在雪地里……”这本来是一次情绪的递进,也有助于读者了解这首诗的走向。但是张枣发现了弊端,就是这样的递进太顺了,太四平八稳,太缺少激情。于是他删去了这一行句子。使得诗歌立刻呈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大雪、梅花、游泳、骑马归来的女人。诗人从那种危机中醒悟了,解脱,至此他已经完成了自我。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了。诗人的灵魂、精神甚至是身体都在那一瞬间自由了。
  可以说,诗人在一直寻找的自由,此刻他找到了。这世界还是原先的世界,但已经是诗人的世界,不再与原先相同。这个世界的一切,在诗人醒悟的时候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力量,那种像火山一样热烈的力量,喷发了出来。
  于是那些危险的事再美,也“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这时候她的美已经取代了原先的世界的危险,带着娇羞的美成为了诗人的真实的世界,这世界是诗人体内暴发出来的,淹没了最初的那些情绪,带来是真实的自由和希望,是理想,也是真诚和对世界的敬意。
  这时候诗人完成了蜕变,破茧化蝶。仿佛看起来那么轻易。但这个过程却是许多人一生也无法达到的高处。于是,镜子的含义回到了本质。这似乎是开始时诗人所没有发现。或者说连诗人去写这个题目之初,恐怕也不会认识到自己会产生这样的蜕变——很多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或者成佛或者成魔只是一念之间。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此时的想法和境遇与开篇时已经全然不同,不再孤独,不再恐惧,不再抱怨。诗人内心世界的美丽已经改变了一切。那梅花也不再凄凉,而是如同一团团火焰,落满了南山。仿佛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渴望——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标签:新诗  赏析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02-2024 情诗网 Qing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