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北大读书期间创作的。反映了诗人眺望社会、漫想人生时的复杂心态。
诗的第一节,写大学时代象人生路上的一段平稳的“铁轨”,谁也不知道“沿着铁轨向前走”“究竟要走向哪去”。“尽走,尽走”写出了脚步的徐急交替,暗含着诗人心中的急切与因对未来的未知而产生的担忧与顾虑。
诗人本能地联想到“负重的车”这一表现自己满载梦想而前行状态的意象。但由于对前途的未知,诗人充满忧虑。对自己当前人生状态的不自信,生发了“我可是一辆负重的车,满装了梦想而前进?”的疑问。
诗人想看清楚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是没有人能跳出人生来看清楚它,没有人知道诗人的梦想能否实现。在诗人看来,只有观阅了无数人的生命历程的青天以及倾听过无数人心声的湖水才能给他答案。
大学终将结束,离开平稳的铁轨,诗人将步入浮沉不定、茫茫无边如大海般的社会。难道人生就注定要漂转于社会之中直至老去吗?“大海的尽处又怎样呢?”人就永远也驶不出大浩瀚的大海吗?诗人从思绪的深处回到了现实的起点,再一次发问——“究竟要走向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