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赏析 > 新诗赏析

林徽音情诗二首赏析

2016-07-24佚名网络1788
内容摘要:林徽音与徐志摩的恋爱,虽未结硕果,但恩恩怨怨,缠缠绵绵,历时竟也十来年之久。这一段哀艳的故事,当时曾传为佳话。岁月流逝,现在知之者已渐少。但他们那互诉爱慕、互表心迹的情诗,却始终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熠熠闪光。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投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帜,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一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1932年夏

  林徽音与徐志摩的恋爱,虽未结硕果,但恩恩怨怨,缠缠绵绵,历时竟也十来年之久。这一段哀艳的故事,当时曾传为佳话。岁月流逝,现在知之者已渐少。但他们那互诉爱慕、互表心迹的情诗,却始终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熠熠闪光。

  林徽音,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县。生于浙江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林长民(宗孟)与梁启超是好友。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遂与林长民结识,成为忘年交。当林长民辞去司法总长职务,携掌上明珠出游欧洲时,正值徐志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豆蔻年华的林徽音与青春年少的徐志摩乍一相见,两颗心即被丘比特的神箭射中。

  他们的恋爱终成悲剧,有着阴差阳错的种种原因。但是,因袭的旧传统战胜了进步的新思想,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林长民虽与徐志摩有很深的友谊, (据说,林徐二人曾各自假设为有妇之夫与有夫之妇,做互通情书的文字游戏),但要他悖逆复杂的社会、人事关系,将爱女嫁给徐志摩,他却缺乏勇气。因此,在发觉了女儿与徐志摩微妙的关系后,他当机立断,中止了女儿在英国的学业,立即带她回国。接着,就非正式地决定了林、梁两家的联姻,以绝女儿对徐的痴念。

  在林镦音与徐志摩的感情交往中,林是温柔娴静,含情脉脉,徐则热烈奔放,情浪滚滚。徐志摩灵来才发,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落叶小唱》、《我有一个恋爱》等诗作,把林比之为“永远不昧的明星”;林徽音才思敏捷,创作了《笑》、《情愿》、《深夜里听乐声》、《别丢掉》等佳篇。你唱我和,心心相印。

  因徐志摩的关系,林徽音后来成为“新月派”颇有名气的两位女诗人之一(另一位是方令孺)。大概与曾留学英美,兼通中西文学,又深谙绘画、戏剧与建筑艺术有关,她的诗怍严密、细腻、深幽,极出类拔萃。她的《笑》和《别丢掉》等诗,在星光灿烂的现代诗歌群中,堪称压倒须眉之作。著名文学评论家刘西谓(李健吾)曾盛赞她的一篇小说《九十九度中》,认为它表现出了“一个女性的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切在这里轻轻地弹起共鸣,都又和粼粼的水纹一样轻轻地滑开”,后两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说明林徽音诗歌的独特风貌。请看她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这秀美可掬的笑,和笑波之后隐约可见的丰姿绰约的女性,正是林徽音自身的写照。女诗人往往有自我觉察的神奇本领,冰心在《诗的女神》中,只几句便使温婉略忧的自我形象毕肖纸上:“是这般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林徽音的诗,句句写“笑”,不仅妙语连珠,层层转深,把个“笑”写出了灵气,写得美不胜收,而且,表面不言一个“爱”字,实际却处处散发爱的光辉。这样柔媚甜美的“笑”,只能由爱情的春风去催发,只能从爱人的眼睛里看到,只能自爱的心泉中流出。正是这神奇柔媚的“笑”使徐志摩神魂颠倒,置毁家毁誉于不顾。

  林徽音的情诗,精心设计,纤细入微,如果不将它们与她本人的别愁离恨联系起来,就不容易读懂。《情愿》一诗,是表现诗人与徐志摩不能永结同心,却又思念不已的孤独、忧郁心态的。要“化成一片落叶”也好,要变作“流云一朵”也罢,都是想同这烦扰的人间不再有牵连。为什么呢?因为诗人正“抱紧那伤心的标帜”——失恋的痛苦,沉陷在欲罢不能,欲进不可的维谷中。要想忘掉这个“你”,像落花似的抛掉那沾泪的思情,却又为“那一天一切都不存留”。“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而伤感。这种欲去怕去的矛盾心理,正是一个被爱情悲剧击伤的女子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

  《深夜里听到乐音》一诗,更加微妙。它大概是诗人为呼应徐志摩的名诗《半夜深巷琵琶》而作: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弄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索的生动。

  一声声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徐的诗是写深夜琵琶声“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带来了烦乱忧苦的情思。最后,失望地哀双:“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这里的“她”,不是别人,正是他梦萦魂牵的林徽音。林诗虽未道破是什么“乐音”,但诗中借“弦索”一词暗示系琵琶声,却是确凿无疑的(徐诗有“挑动着紧促的弦索’向)。而且,起句就以“手指”、“深夜”、“悲思”等词,暗点隐合(徐诗有“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句),悄悄递去心领神会之意。诗的最妙处,在于接下来对徐诗的悲伤痛苦所作的同样痛苦而莫可奈何的回答:“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我怎能应和?”“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挚情相待,渴慕两心相融的意愿是多么坦诚!希望而又失望的痛苦是多么强烈!真可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人明送秋波,暗渡陈仓,用心可谓良苦!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蒙难,给林徽音的心灵带来惨重打击,不仅因为他们长期情投意合,一旦人去心如失;更因为徐之所以迫不及待非坐邮班飞机赶回北京,完全是为了抢时间,争取当晚能听到林徽音在协和小礼堂的讲演。据说,徐志摩逝世后,北京朋友为他开的追悼会,从会场布置到程序安排,都出自林徽音之手。由此可见林对他的一片深情。但是,囿于客观环境,她只能将更多的悲泪往肚里咽,一个人在心灵深处默默思念

  次年(1932年)夏天,林徽音写了诗《别丢掉》,表达了对往日恋情不堪回首,又无法忘却的痛楚心情。因针对性太明显,迟至1936年才发表。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关键在于搞清诗中的“你”指代谁?朱自清《新诗杂话·解诗》一文认为,“你”是“当事人”的“另一造’,即恋爱的另一方。我们却认为,诗里的“你”,其实就是“当事人”,即“我”。之所以这样写,是有意从自身游离开去,以便更冷静客观,更委婉含蓄地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局外人第三者对“你”的劝勉(“你仍要保存着那真”)和告诫(“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实际上正是当事人“我”内心世界的剖白和坦露:即使这一把热情已成为过往,昔日的一切已经渺茫,但我仍然保存着那纯真的感情,至死不能忘。即使物在人亡,境是人非,但山谷回音留于世,心谷回音不可泯,“那一句话”(——“我爱你”)我永远不收回!表达上的迂回又迂回,隐晦又隐晦,正表现了情感上的真挚又真挚,含蓄又含蓄。如果将“你”理解为“当事人”的“另一造”,不仅失去了上述挚情默默,委婉含蓄的诗意,而且,生者要求死者“仍要保存着那真”(或死者要求生者“仍要保存着那真”),不如生者自誓要对死者永远“保存着那真”更有感人的力量。

  这首诗,在林徽音全部诗歌中可称压轴之作,它含泪蘸血写就,委婉深细地吐尽一腔挚情,再配以沉缓的节奏,确有中国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与二、三十年代冰心巧俏的《一句话》、徐志摩飘逸的《雪花的快乐》、郭沫若明畅的《瓶》、闻一多精雕的《奇迹》等爱情诗相比,《别丢掉》无疑是夺魁之作。它以“真”、“细”、“深”取胜。特别是,它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气。

  又过了三年,林徽音的隐忧宿伤如故。1935年11月,她从浙江宣平北归,造经徐志摩故乡硖石车站时,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写下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在天津《大公报》登出,以示哀悼:“……”凝望那幽黯的站台,默默的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心情……”她还建议设立“志摩奖金”,以鼓励有志于诗文的后来者。徐志摩若天上有灵,大概会欣慰地“笑”了?

  林徽音因积忧日久,抗日战争时期迁居四川南溪县时,肺结核病复发,卧床不起。胜利后,于1946年带病返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她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曾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微、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955年4月,因肺病不治而长逝。

  据沈从周说,林徽音曾长期保存徐志摩的两本英文日 记,大概是挚情爱意的一种寄托吧?这两本日记,她生前未曾示人,死后遍找无着。

  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微音诗集》。

标签:新诗  赏析  情诗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02-2022 情诗网 Qingshi.Net